江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

  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 资讯> 教育厅>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:构建“双创型”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

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:构建“双创型”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

作者: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发表时间: 2019-04-09 浏览量: 355

近日,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创业孵化基地“郑卫华工作室”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我省首款“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系统”。这一系统的成功研发是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发散思维的成果,也是该院和孵化企业产学研结合的结晶。

近年来,该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,树立创新优先理念,鼓励教师、学生、专业技术人员挂职、在职或离岗创业,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场地、设施与创业指导服务,构建了产、学、研、用一体化发展格局。

顶层设计营造创新创业氛围

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,积极响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《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》文件精神,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,修订出台了《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规划》和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制度20余个。该院依托“合作发展理事会”,与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、省港航建设投资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,以路桥、汽车等重点专业为引领,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,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,成立了“郑卫华工作室”等一批创新创业团队,集聚了一批专业能力强、综合素质高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。以工作室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,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和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,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的创业环境,让学生提前参与企业运营和管理,掌握创业必备的知识和信息。

搭建平台破解创新创业难题

学院将建设“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”作为探索“双创”制度创新的试点工作,建立了覆盖学院全部重点专业的创业孵化体系。学院现已建成“E通电商创业孵化基地”等6大专业集群创业孵化基地、“路语桥众创空间”等6个众创空间、“校园京东派”等19个创业实践基地和“报关与国际货运创业实验室”等3个创业实验室。在创业孵化基地,教师、专业技术人员与学生都可以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,利用自身优势,在企业挂职、在职或离岗创业。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的资金短缺、市场前景不明、实践经验不足等常见难题,学院从教师的职称评聘、岗位设置、课程安排上给予政策支持,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,以传、帮、带或与学生合作模式,进一步加强引导、扶持在校大学生创业。

多措并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

为适应新时代、新业态,对接产业升级需求,学院谋划建立了以设计院、试验检测中心等产教实体为主体,市场为导向,产、学、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创新服务行业发展思路。学院主动探索创新职业教育新模式,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中遴选,在“江西交通科研院”“永康五金城”建立了2个校外创新创业示范园。依托交通运输行业资源,建立了交通工程档案培训中心、路桥施工教学基地等7个“厂中校”,构建工作过程和专业学习融合的课程体系,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。学院重点打造了一支“专业讲师+创业讲师+创业导师”的“三师型”创新创业导师队伍,其中专业讲师35名,创业讲师23名,由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组成的创业导师库49人。同时,为“双师结构”和“双师素质”的教师,提供“亦教亦工”的平台,建立健全优秀技艺和文化传承机制,为教师创建高水平的“创新创业团队”“专业教学团队”打下坚实基础。近年来,学院参与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教师年均达到百名左右,年平均参与的学生超过300名。

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指出,“建立健全学校设置、师资队伍、教学教材、信息化建设、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,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、促进就业创业”。学院将牢牢把握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的工作要求,围绕“交通”和“职业”特色,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继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力度,以专业建设为重点,以服务发展为目标,不断深化育人创新,进一步提高“双创型”人才培养水平。

编辑:吴永亮

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,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权,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,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